Thursday, May 17, 2007

五月日流杂谈:《Udon》

因为有日本在新加坡的旅游推广机构赞助,《Udon》近期在新加坡上。原本看到预告片仿佛有美式制作的流畅戏力,而且又是《大搜查》幕后班底新作,所以非常期待。不过看过之后就颇失望,全片真的是片如其名,百分之六十都是讲乌冬面,戏剧部分只有剩下的百分之四十,而且小西他们去搞乌冬纪行的部分太快,而且学《Super Size Me》那样用很多分镜去反映日本全国各地的人去香川县乌冬朝圣的片断,看得我有多少眼花。

因为是《大搜查》原班幕后人马炮制,所以基本上是相似格局,一班人为了提高一本无名杂志的销量,搞出乌冬朝圣的名堂,专门收集香川县一个个鲜为人知的乌冬面点,用探险的方式来包装,结果成为一时的潮流。原本在美国做standup comedy失意的中川裕介,也从家传的乌冬面中找到一点安慰。但当他想继承父业的时候,父亲却心脏病发而去世。之后的剧情,便从乌冬朝圣转成挽救濒临消失的乌冬口味之战。中川和小西利用他们之前寻访面铺的笔记,几经辛苦终于重现父亲的口味。但这样还收不了尾,中山又再次飞到纽约,继续寻梦,家中面铺由小日向文世饰演的姐夫发扬光大。

一部戏分成三段,高潮过了还硬要再掀起,然后音乐很没有层次,一首快曲从头用到尾,真是经济。中山的演技非常平淡,原来还以为他会爆出不少笑料,但却只是孩子气的大男人一个。他还是比较适合《Home Drama》或者《大搜查》那样的市井味重的上班族,演浪子太不适合他。戏里面他给人的印象还不如只是客串两分钟、一滴不漏地舔完整碗酱油捞面的小泉孝太郎。

小西给我感觉倒比较舒服,可能是看她演庸俗小女人和大姐姐多,迷糊傻大姐还是第一次,所以觉得她原来也是满有亲和力的,不像以前看她感觉那么强颜欢笑。

不过这部戏倒是让我对以前很讨厌的乌冬有了改观。我是一个很喜欢吃面的人,不过可能因为在日本以外吃到的乌冬都是煮好后包装空运而来的湿面,吃起来总感觉软绵绵,没有一点弹性,而且又非常粗,还经常会有碱水味,所以我对这种日本国面印象非常不好。不过《Udon》里面因为在香川县现场拍摄,而且里面用的乌冬都是现场手打,所以感觉那样的新鲜手工面看上去油光闪闪的,配上酱油和葱,应该很难发挥面的完全口感。

戏里面将乌冬形容为那种无论味道好坏,在离开故乡或者从海外返回时一定要尝上一碗的soul food。这一点是颇有感受的。因为我每次回广州,都必然会去吃布拉肠粉。虽然新加坡也有拉肠,但因为不是布拉,酱油的味道又不一样,是不大可能复制在家吃到的那种味道的了。另外就是母亲每天早晨为我特别煮的生滚粥,更加是私房口味。

 

花一个下午懒懒地在舒服的戏院里面体验日本乡间风情加上回味食物带给我的美妙回忆,这张戏票的钱还算蛮值得的。

海报用漫画形式,还蛮可爱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