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30, 2007

信任是最好的教育:Mobbing里面细腻的母女情

亲子关系虽然不如感情方式那样林林种种,但也是最书写不尽的人际关系之一。而单亲家庭的亲子关系往往会被两极化,要么是姊妹一般的朋友方式,要么就是在争吵和冷战中慢慢提炼的深沉情感。而这部Mobbing里面的关系较为取中间,母女因为年纪相差较大,而且母亲又不是做freelance的自雇人士,很难是那种嘻嘻哈哈的朋友类型了。但这个母亲对待女儿的教育方式却是非常细腻,没有很多单亲家庭那样过分控制的粗暴方式。

戏中有三个情节非常细腻地点出了关于信任这个亲子关系中往往最难做到的主题。

情节一:准许女儿与新移民同学来往

单亲家庭的孩子难免会很早开始分担家务,戏中的女儿也是每天帮较迟回家的母亲买菜。可能是离市中心较远,女儿很喜欢到家附近她同学,一个黑人男孩家所开的百货店买东西。东西多的时候还让男孩帮忙送到家。做母亲的开始的时候不是很信得过这样的邻里百货店,而且可能是因为是新移民开的缘故,她很担心女儿会被骗,但女儿却回应说,即便去市区超市也不见得一定不会被骗。母亲听后也没有再说什么。

虽然没有特别突出母亲支持女儿跟那些同学交往,但没有刻意阻止也是一种支持的做法。在种族歧视较为突出的意大利,能这样信任女儿的单亲母亲恐怕并不容易,就好像在香港,可能父母也会对子女跟新移民交朋友会有点疑虑。而在欧洲国家连民族都不一样就更难能可贵。

情节二:女儿对自己不认同而坦然接受

一次母女触膝谈心,讲起父亲因为停不下来,喜欢到处旅行而抛下两母女。女儿却说长大了也很想可以到处游历。母亲则说,但那时你会有自己的儿女,成为母亲。女儿却撇撇嘴说,我不想做母亲,我不想像你这样。习惯少言的母亲有点无奈,但也只是拍拍女儿的头,没有再说什么。

被儿女否认恐怕是为人父母最痛的地方,但平静地等待儿女的体谅和理解,也是父母表示爱的方式,是一种包容的体现。虽然这个情节可能只是童言无忌,不过女主角对女儿的宽厚的爱还是有相当体现。

情节三:被女儿质问却以爱回应

全剧母女关系最紧张的一幕,是在母亲穿着女儿亲自为她选择的外套去上班,但却被主管嘲笑是穿着睡衣上班。一气之下她把外套丢掉,却被女儿发现,并质问她为什么。本来已经在公司备受欺凌,回到家还要面对女儿的质问,还被女儿用脏话骂。看着她一面让女儿住嘴、一面逼近女儿,但女儿却一直不肯收嘴,那种紧张的气氛真的让我以为下一幕必然是母亲伸手便打,因为看过太多这样的例子和电影了。不过导演高明就高明在,镜头转换加快,视角不停在母女之间转换,但两个人的情绪其实没有起伏那么大。所以当母亲靠到女儿身边的时候,跟她的身体接触不再面上,而在肩膀上----她将女儿搂在怀里,用眼泪代替斥责。

而最后缺席女儿演出那一幕,处理得很平静。在主管面前爆发之后,母亲一心只想回到女儿身边,找遍女儿可能去的地方才在她的新移民同学家中找到她,母亲已经没意再责怪女儿,只想好好抱抱她,一起回到只属于彼此的家中。

经过这一层层的铺垫,电影最后两母女出发去那个期待多时的旅行的时候,女儿对手忙脚乱、要打电话回公司的母亲说的那句,“不用再担心了,以后有什么事我都一定会支持你的”, 就显得再自然不过的了。

所以,有好的剧情铺垫,又何须突然插入一两个故作温馨的煽情场面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