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4, 2007

看千遍仍热泪盈眶,只因真情与希望常在:在《Hula Girls》中重温的日式感动

好在我在一天大扫除后对看戏仍念念不忘,好在昨天是一个月两次的免费会员专场,好在因为有日本旅游局赞助、单院上映的《Hula Girls》可以连上一个多月才落画,总之,虽然是全新加坡最后一场、虽然之前还想过pass这部,但最终我还是幸运地没有错过这么细腻动人、制作一丝不苟、蒼井優 和一众cast更加带出十足戏力的日本年度最佳作品。

《Hula Girls》三月底通过一个电影节在新加坡作首映,因为反响不俗、又涉及日本的文化风俗而得到日本旅游局的赞助,所以五月底就作为新加坡一家院线的六月主打而公开。但我却拖到七月头才去看,除了是因为六月连续几星期有其他安排而没有心情去看电影外,主要是对这部其貌不扬的小制作有点信心不足。因为同类型的少年逐梦的青春励志戏日本是常拍常有,从《Water Boys》、《Swing Girls》到《Check it out》,已经是变成颇routine的题材。

不过routine归routine,励志片始终是吸引我的类型,每年看一两部里制片也成了我的需要。就如Shirlie说的,电影的其中一大魔力,就是让人重拾对梦想的向往和追逐梦想的勇气。所以,即便一些励志片不一定有完美的结局,甚至是相当悲情,但仍然让我感动不已,甚至成为我的大爱,好像《Ladder 49》、《Million Dollar Baby》等等。而由真人真事改编的故事,就算七情上面、煽情调味,仍然会提醒我们,原来世上还有人是这样冲破难关的,就像年头比较低调的《Pursuit of happiness》。所以,就凭真人真事改编这个卖点,已经让我有欲望买票入场一睹这班《Hula Girls》的风采。

但既然是routine题材,《Hula Girls》就难免有日式励志片的cliche。一开场便是由戴着厚框眼镜、平时只管柴米油盐的欧巴桑,虎背熊腰足够条件去当相扑手或者摔角手的小胖妹和两个扎着大马鞭子的村姑少女所组成的Hula dancer四人组,遇上事业处于低谷、“睇钱份上”才到这个小镇教舞的火爆老师松雪泰子。脱线教练遇上菜鸟队员,是不是十足安达充漫画的情节?

 但这部戏的特别之处,就是将这些routine的励志片情节,跟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相结合,通过一连串反差来凸现这班hula girls踏上舞台的辛酸历程,在励志桥断之外,带出一份时代剧(periodic drama)的细腻质感。

故事发行的背景确实很有戏剧性,昭和40年(

1965年),日本东北部的福島県常磐市,一个山野小镇、终年严寒,靠煤炭业为生,但却因为石油取代煤炭,村民生计大受影响。而这时,有人提出一个村民看来相当不可思议的提案,就是将山中的温泉引到山下,然后通过温泉的热力,打造一个严寒之地却常年处于盛夏的“高山夏威夷”,继而拯救小镇的经济。世代以煤炭为生的村民,竟然要以解雇2000人、花费上千亿为代价,来打造一个村民看来不务正业、荒唐的“夏威夷中心”project,自然是反对声甚众。而在煤炭业主导的男性经济环境下,女人们的责任就是完全的从属地位,除了照顾男人、打点家计、生儿育女,完全没有其他的分量。这样的环境下,年轻女子要取代被煤矿解雇的父兄,成为支撑小镇经济的Hula dancer,还要坦胸露背、抛头露面,在一众刚被夺去工作和尊严的大男人看来,这绝对是挑衅性的举动。所以,导演李相日就专门设计了一个相当牵动人心的一幕。一边厢,女儿经过长久苦练,终于可以穿上专门从大溪地订购的花环和舞衣拍摄杂志封面,兴奋之下自然不忘回家在弟妹面前展现一番;但另一边厢,同一日偏偏就是煤矿正式向员工发放解雇通知的日子,而这个女儿的父亲正好在被解雇之列,失望和愤愤不平之下,回家又偏偏看到女儿穿上在他看来“衣不蔽体”的表演服而且笑容满面,激动之下,做父亲的竟然不由分说就将拳头向女儿挥去。而且那个镜头发展非常快,还要是特写,声效又逼真,真让我觉得那一拳是真的到肉的,而不是演戏而已。接下去的一幕,导演还不忘在蒼井優和松雪探望之际,补上一个女孩鼻青脸肿、衣衫褴褛的凄惨画面,决心让观众对这个家暴情节心有戚戚。这个女孩还是当初说服蒼井優一同参加舞团的挚友,但最后舞团即将公开亮相之际却因为要照顾家人而不得不离开家乡,那一幕的分离戏,虽然肉麻,但还是难免让一众看官揪心。特别是看到蒼井優在山坡上一路追着挚友所承的卡车,一路挥手告别,不禁让我回想起《我的父亲母亲》里面,章子怡一路追赶恋人的情景。

之后的情节发展就是更加routine的励志片设定,舞团展开全国宣传compaign,一开始上台难免手足无措、大闹笑话,然后又难免女人之间互相责难,然后便是松雪出场镇住局面,之后慢慢懂得互相支持的重要性而让演出渐入佳境。虽然剧情常规,但导演处理这些常规剧情却很认真,一点点细节都处理得相当严谨。好像一出场时手脚不听使唤,人转左自己转右,队形不整各行其是,甚至不停地打到队友,都有专门镜头刻画;出场前紧张得像机器人一样不停重复动作,还有独自对着墙自言自语这样的小细节都给几个镜头去刻画而不是一带而过;而且更值得赞许的是,连队员们六神无主的表情都给了几个特写镜头。而后面演出水准的不断提高在快速剪接中也不忘细节,好像转身错了,队友给的一个善意笑容;跳竹筒舞时没敲到队友的竹筒,队友也马上接上去让她补回那一下,这些细节都有几秒的特写去覆盖,确实看出导演和整个crew的诚意。

前面提到这部戏是将励志桥断结合时代大环境,而人物设定同样是非常乡土化来突出当时当地的特色。所以全戏里面所有演员都是用福島県浓重的东北口音去讲台词,但好几个主演都不是出身日本的东北地区,好像蒼井優松雪泰子都是南部的九州人士,豊川悦司是关西人,但他们的发音很明显是下了功夫专门学习的当地口音,这种专业精神值得一赞。正因为这种乡土气息,所以来自东京的松雪泰子刚到当地跟豊川悦司还有其他满身煤灰、甚至还会随处小便的粗鲁矿工的谩骂,关东标准口音跟东北方言的强烈对比就显得趣味十足。蒼井優更是值得一赞,为了演好角色,不止要学习浓重乡音,还要在影片一开头就说一段颇为粗俗的对话来凸现村姑的真性情,这个小妮子对演戏的认真确实让人刮目相看。不过这种乡音野趣可能要学过日文的朋友才能体会到较好,但蒼井優举手投足和语气中展现出的执拗、硬颈和说话干脆直接、不加修饰的村姑味,相信无论懂不懂日文的观众都会认同,特别是比较起之前她的一些纯情少女的角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