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1, 2007

又到變幻時

首先澄清一下这篇网志并非关于楊千嬅和Eason合作的新片《每當變幻時》,虽然我是借用了他们的题目。其实是有点有感而发。今天继续是回归日假期吧,各位香港的朋友相信也多多少少会回顾十年的风云变幻。而颇有点偶然,偏居南洋的在下最近的生活也在经历着颇大的变化。

首先是住了一年的房子要搬了,真的是整一年,上年七月入住,今年七月头搬出。刚搬进去的时候只是权宜之计,不想一住就是一年。这一年仍然是我学生生涯的延续,房间也用过往住宿舍的态度去对待,奉行舍人金句,my mess, my business,所以心情不好时,晚归时,跟屋主摩擦几句是常事。这样的合宿空间,三间房间是各自的领地,住着三个不同的群体,六个独立的人。群体是很模糊的概念,因为三间房的住户,除了主人房是住着屋主夫妇之外,其他两间的搭房者都是各不相干。我还算运气不错,跟我的roommate志趣还算相投,起码可以经常谈电影、棒球、时政、成家立室

等等,但对面房的印尼人就较惨,一年里面换了五六个同住的人,而且每个都是早出晚归、周末不在,而且都是中国人,尽管不是鸡同鸭讲,但话不投机,又何来沟通?以至上星期,他不声不响离开了整个星期,最后居然是由他的同事发觉,而不是我们这些同住人察觉。更讽刺的是,我居然是从我新近加入的印尼同事口中听到关于我这个印尼同住人没消息了好几日的事情,但我竟然完全不知道同事口中的这个人就是跟我同住了几乎一年的住户!

虽然是较惭愧和让人泄气,但多多少少,同住的生态也是如此,运气好的,可以找到一班工作地相近的朋友一起租房,彼此熟悉自然较为融洽。但如果附近的朋友不多时,很多时都会这样,跟一班陌生人寄居在同一屋檐下。而同住的人,特别国籍不同时,处得来还好,处不来的话便是各行其是,直至搬出都甚少往来。所以之前一年都会经常幻想,有没有机会尝试一下好像《相聚一刻》那样漫画式的活力十足的同住人关系。或者是我这一年的祈求有作用,籍着这个换住处的机会,我得到一个接近这个理想的机会。

原本听到屋主要我搬的通知,除了因为同住一年却轻易就让人搬觉得有点觉得泄气以外,其实并不觉得会是很大的变化。因为反正同住一年的人也尚且如此,搬到其他地方也会是现在状况的延续。所以我的预期是在附近找一间类似的,几个在附加大学或者工厂打工的中国人一起租就算了,因为我这一区很多这样的单位。不过上网一找才发现,现在的租金竟然水涨船高,要住单人间竟然要付我现在租金的两倍多!原本找到一个比我现在的租金多一半的单人房,想确定下来,对方又迟迟不给我看房的机会。最后在一个朋友的启发下,我觉得扩大搜索范围,到周边地铁站附近的房子。偶然之下让我看到一则广告,正是一个我一直颇为向往的地段,那里隔着地铁线路就是一个很大的花园,而离区域中心的图书馆和购物中心也只是一个地铁站之隔,附近也有街市和食阁,是静中带旺的理想居住地。而更让我意外的是,那里的户主不是一般所见的上班族、也不是一般的新加坡人家庭(本地人通常只接纳女生作为住客),而是一个中国来这里读初中的16岁小弟弟和他的妈妈和表妹!当那个小弟弟叫我“嘉斌哥”的时候,我难免有种幻觉,莫非是一个补偿我的家族缺失感的机会?虽然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我连他的妈妈还没见到,但我还是觉得这个一个可以令我生活方式转变的契机。我已经太厌恶各行其是的同住方式,也不想继续住在自己生活了五年多的地区,现在是需要改变的时候了。

虽然有点担心自己跟有老有小的家庭一起生活会不会出状况,不过我还是很期待这个转变。我也希望可以从陌生人达到可以无分彼此的大家庭的状态,我会努力,我也相信这种努力对一直觉得缺乏注视、同时也习惯对他人缺乏注视的自己是有益的改变。

7月20日,一个充满未知和期盼的日子。

向“一刻馆”接近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