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18, 2007

电影化手法、社会流角度、少年性题材:风格清新细腻的《Sexy Voice and Robo》

看过三部本季日剧了,《花嫁》、《冗谈》和《Robo》,感觉起码cast配搭很新鲜,老实人时任转型婆妈老爸搭配傻大姐石原,原本干练有魄力的积田桑竟然要面对中年危机和桃花劫,还有个可以做得自己女儿的太太上野,冷面干探松山又变身成戆真御宅族、搭配的还是日本影坛的明日之星大後 寿々花,这些搭配我想二三年前都很难想象。顽固老爹已经很习惯田村的传统沉默型,但这次的时任居然是迟归十分钟就报警而且口水多多的奶油老爸;就算拍惯恶女的积田桑都很难想象他会跟年纪只有自己一半的上野做夫妻。感觉就戏剧性已经较上两季又颇大进展。

除了这两部之外,我想推推《Robo》。虽然找这部戏来看的初衷完全是因为小Sayuri大後 寿々花

看完erica说只适合小孩子看的情节,原本不抱希望,只是想快进看看就算。但看过第一季整小时的SP,我却发觉这可能是今季最有创意和惊喜的一部日剧。

何以见得?首先题材方面,虽然robo和超灵感侦探的题材似乎已经很远古了,之前也不是没有拍过,好像《东京巴比伦》、《遥控刑警》,甚至更幼稚的《携带刑警》系列等等。但同类型的题材,往往不是过于诡异和恐怖,就是剧情和演技太幼稚,又偏偏要拖戏勉强造悬念,结果头二三十分钟已经赶客。我下《robo》的时候也在担心,自己用个多小时下的clip,会不会看十多二十分钟就想delete。

但开始看不久,从第一幕的蓝天飞鸟的镜头,就开始带我入戏了。而且剧集开始时关于校园欺负事件的引子,就显现出这是一部社会流少年问题漫画片的崭新格调。

一桩学校欺负引发的自杀事件,一个平凡的住家,三口人,三种不同反应。

主妇妈妈当是八卦谈资:

上班族老爸宁愿玩弄他收集的牛奶瓶盖、也不想去管什么“欺负事件”,反而把事件当成是说教工具:

而正处于初中反叛期的女儿的心声,却是一针见血

:“现在还有会跟父母商量的孩子吗?”

说得真在点子上,长期缺乏沟通的亲子关系,还会有信任的存在吗?

而后面二湖对欺负事件和学校教育的冷漠,正正说出了很多日本青少年“置身事外”的态度:

“大概所有的爸妈,都不想要麻烦的事。小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所以也深谙此道。总之就是不要麻烦,遇到事情就绕着走。至于做错了事挣扎与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孩子怎么办,我完全不想知道。在我眼中的世界,只有学校、家和便利店。”

这种三点一线(学校、家和便利店)、“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正是我自己从小到大,特别是中学时代一直围绕在我身边的同窗环境。看到这样的情节,对我来说就彷如旧事重演。当然中国没有严重的“学校欺负”,有的只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一切都为钱(前)途计”的“务实”心态。

比起时下日剧几十秒不到就入片头,一段对手戏可能也以秒来限时,这段两分多钟的引子已经算是相当长的了,但貌似与剧情不甚相关的引子,却为整部戏的基调、还有后面大後 寿々花饰演的主角二湖的急剧转变,作了非常扎实而有深意的铺垫。同类型的社会流漫画改编片,在日影不算少见,但在日剧中,却并不多见。NTV不愧是较注重作品社会性的电视台。

而后面的情节,与其说是一个冒险故事,不如讲是一个对社会和他人漠不关心的少女,如何开始了解自己的生存意义的过程。

因为目击打斗事件而找上松山,开始探究事件真相的过程。开始的时候对身上连两万都没有的“成年人”松山还有他口中的“成年人的尊严”一脸鄙视,在中村狮童住的饭店还嫌松山吵让他闭嘴,很典型的无视成年人的日本少年。

但后来当重遇记忆只有三天的中村,却让他第一次对成年人和成年人的世界产生好奇心。

而第一次到访陌生人的家中、第一次在陌生人家中做饭,却让她少有地放下警戒,闯开心扉来面对眼前人。跟中村更加建立起一种跨越年纪的友谊。她的脸上也开始呈现青少年应该有的阳光笑容。

后来知道中村竟然是杀手,她开始展现出同平常对待校园自杀事件截然不同的关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