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10, 2007

尽览亚洲电影新势力——展望第20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1)

四月的亚洲影坛,除了有香港国际电影节继续火热进行中,亚洲大陆南部边陲的新加坡,也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新加坡国际电影节。虽然同作为亚太电影中心的香港无法相提并论,但新加坡国际电影节也已走过了20年的岁月,比较起年轻的釜山、曼谷和上海电影节,也算是前辈了。


Event: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SIFF)

When: April 18th-30th, 2007

Where: National Museum Gallery, Lido Theatres, National Library, Singapore

Where to know more: http://www.filmfest.org.sg/tickets.php 


虽然没有香港和东京电影节那样的规模和产业支持,但因为身处东西交融的东南亚腹心,而且区域内的传统文化特色浓郁,新加坡国际电影节( SIFF )从一开始就致力于推广东南亚电影以及涉猎和呈现更广阔的亚洲电影版图,而且重视给于年轻新锐导演展示实力的机会。好像蔡明亮的第一二部作品都在SIFF上得奖,97、98年,伊朗电影连续获得SIFF的最高奖银幕奖( Silver Screen )。在04年凭《热带瘟疫》拿下康城影展评委会大奖的泰国名导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也在03年的SIFF拿下青年导演奖。每年在SIFF上映的亚洲作品,都有好几部是全球首映。 今年20周年的SIFF有来自超过45个国家和地区,约300部电影上映,所覆盖的电影版图包括东亚的中日韩、香港,东南亚的泰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欧洲的传统电影大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比利时、丹麦、俄罗斯,当然还有美国、加拿大、澳洲、南非这些英语系国家。

今年的SIFF特别聚焦较鲜为人知的中东、阿拉伯世界的电影,特别是多年来一直战事频仍、冲突不断的黎巴嫩、叙利亚、伊朗、科威特等国的、关于伊巴和两伊矛盾的一系列电影,还有作为阿拉伯世界传统文化中心,却一直鲜有电影作品进入国际视野的埃及。这次的SIFF专门准备了阿拉伯世界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及的文学大师Naguib Mahfouz的作品改编电影和讲座,既04年由土耳其影片夺得银幕奖之后,再次加大对伊斯兰世界电影和文化的推广。 可惜,这次电影节跟笔者的考试期重叠,很难像Adam那样连追20部了。^_^ 既然是展现亚洲电影新势力的平台,笔者选片自然以亚洲电影为本,以下是根据笔者自己的喜好选的13部,看有没有大家的心头好:

东亚区

笔者都想支持国产电影事业,但这次的SIFF只有两部中国电影,而且都是非常新的导演之作,一部是Liu Gaoming的《排骨》,一部是Ying Liang的《另一半》(The other half),而时间又有冲突,只能擦身而过了。

日本这次也只有三部,其中一部是动画片《Little Heart Songs》,关于二战后一个日本小山村学童用歌声来治疗战争创伤的故事。而我自己的选择则是以下这两部:

1.《M》

对于不熟悉日本电影的中国影迷来说,廣木隆一这个名字相信更加闻所未闻。但这位拍AV出身的导演却是SIFF的常客。04年他的作品《Vibrator》获得评委会大奖,上年更凭作品《It’s Only Talk》获得银幕奖。今年的这部《M》,上映两场,但居然离电影节开幕两三个星期就售票一空,作为闭幕电影的《爪哇歌剧》反而现在还能购到票。笔者也只能望戏兴叹了。

但这部《M》的故事设定的确很吸引人。廣木隆一的AV导演背景,也令到他的作品中对情欲和情感生活失衡的人群有非常独特和细致入微的描写。 这一部《M》是关于一个被困于营营役役的主妇生活中、又深受童年时母亲刺杀暴力父亲的阴影所影响的忧郁少妇,一日她遇到一个反叛犹如当年母亲的少年,然后两人引发一段复杂缠绕的情感关系。

这部戏是尝试将少年犯罪、边缘人生活还有脆弱的家庭关系这些日式的社会元素交错在一起的作品。带有神经质的女性角色,在廣木隆一上一部作品《It's Only Talk》里面由他的老搭档寺島忍作了很传神的演绎;而关于边缘少年,廣木隆一2000年的旧作《东京垃圾女》就非常有代表性。这次虽然似是旧题材新造,但关于歇斯底里的主妇,日本文艺人的描述深度我个人认为绝对在美国之上,而且也一直是非常受关注和富于挑战性的题材。另类导演廣木隆一怎样在芥川、直木等日本主流文学奖的基调之外,另辟蹊径塑造不伦主妇形象,很能吊起我这个常年日本电影迷的胃口。^_^

2.A Zen Life

最近亚洲题材由非亚裔导演执导似成潮流,上年就有奇连伊士活为日本皇军作传,俄国导演

Aleksandr Sokurov以《Solntse》(The Sun,日之丸)为二战时的天皇裕仁平反。而今年,继续有日裔名人的故事被搬上银幕。这次不是杀意浓浓的二战烽烟,而是正正相反的宗教领袖,在西方最著名的日本禅学大师鈴木大拙的生平纪录。

《The Sun》海报

《A Zen Life》海报

这部纪录片的导演Michael Goldberg是一个在日本工作和生活二十多年的加拿大制作人。其实谁导演不是太大的问题,主要是关于现代佛教名人的电影太少,而且日本禅学这个日本以外非常不为人所知的佛教流派也让我兴趣盎然。 一个西方人眼中的日本和东方传统哲学,很有趣的关注点。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