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18, 2007

电影化手法、社会流角度、少年性题材:格局清新细腻的《Sexy Voice and Robo》 (2)

中间的一个过场情节非常有心思。主角二湖巧遇一个剧组在拍外景,导演临时看中了她,让她客串一个目击罪案的女中学生的角色。二湖勉为其难地答应。但当她鼓起情感指向剧本中所指的凶手方向时,她却发现自己正在指向中村,形成了一幕耐人寻味的戏中戏。

而之后两人的直面相对,中村对自己“职业”的负罪感和二湖既带同情、又含恐惧的关注,在樱花流水的背景之下千言万语无从说起的意境,颇有点唯美。

后面出现了有点宫崎骏漫画式的古董铺,诡异的了解真相奇药,加重了二湖既想知道真相、又受想置身事外的想法左右的矛盾心情;而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却是此时在厅里边吃零食边看电视一幅休闲样妈妈。通过电视的新闻报道作为背景音、然后是对二湖慢慢放大的特写来加强压迫感,令到尽管只用了十多秒就完成的全集决定性转变做得干脆利落之余又非常有实感和爆发力。

后面的拯救中村的部分就没那么用技巧,直接展现演技和对手戏。这部戏让我第一次觉得,原来中村真的是实力派演员,以前他的角色,不是装模作样的武士或者军人,就是戆直男人,但这次的杀手,却是不着铅华、自然细腻地本色演技。跟二湖相处时那点纯真和童心未泯,在良心和任务之间的挣扎,还有回复自我的恬静和自由感,虽然因为不是电影,张力很难企及,但却很容易看出中村非常有层次的情感变化和人格成长。

而且作为guest出演,中村不是像《时效》里面的那些guest那样只是出一两段对手戏特写,其它时间就行行企企,露个面就算数,而是像大半个主役那样子,全程参与和推进情节向前发展。就第一集来说,原本万众关注的松山反而被中村抢去风头而成为三番。

这部戏或者刚开始接触会觉得平淡,没什么特别卖点,甚至松山也不是《Death Notes》里面那个带有光环的干探,但我却更欣赏导演张持有度的节奏和轻重处理,演员非常自然和本色的演出,还有用得非常恰当的电影手法,令这集电影化的日剧SP成为一个用镜头而非语言来含蓄(implicitly)传达信息的非常好的范本。

好像戏中有起码三个关于蛋壳的特写镜头,每个都带有寓意。第一个,是二湖从松山家吃完咖喱饭回来,意犹未尽之下在房间玩弄作为当天生存证据的蛋壳;

第二个,是中村面对二湖和松山善意的挽救,仍决定完成杀手的使命,默默吃过剩下的咖喱饭后,将蛋壳留在松山家中,暗示他想放下这份得来不易的友情,重新回到原来麻木不仁的杀手生活;

而最后一个,就是原本以为,退出杀手生涯之后,可以过上平静生活的中村,在公园中悠然地喂着鸟,然后慢条斯理地打开组织给他的“临别礼物”,但那却成为了他生命的终结,作为杀手,不成功就意味着死亡。爆炸的浓烟散尽之后,镜头慢慢聚焦到地上两半边缘已经烧焦的蛋壳,象征着中村这个动了真情的杀手的最终结局。

在一切讲求快速和即使花巧煽情也要留住观众视线的日剧制作中,还能回归戏剧的根本,细腻塑造人物和剧情之余还能处处为传达信息和中心服务,甚少赘笔,而且还能保持紧张感的作品,实在很难能可贵。我觉得既能善用电影化的手法和叙事方面,又能有效融入剧集当中而不觉刻意和造作,而且一切技巧的运用以增强戏力和突出角色演技为依归,就这些方面已经令我感到惊喜非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