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感觉没有充分利用的角色,是横在王佳芝与易先生之间,似乎早已觉察他们的不伦关系的牌友马太太。Shirlie之前一直在讲对手戏中的抛戏和接戏,好的对手戏应该是抛戏和接戏对称性发展、各近完美的表演。但比较遗憾的是,在《色戒》电影里面,无论是王佳芝还是易先生都没有对马太太的挑衅作出直接的回应,留下了好几个抛而不接的空位。
第一个这样的位置是在电影开始时的麻将戏中。易先生进屋,对王佳芝使了个眼色,然后王佳芝借故要离开。正在兴头上的众太太自然不会轻易放她走,于是王佳芝便让易先生代打。但易先生推说没空,马太太就接了一句,“我就知道易先生不会有工夫”。
原著里面,张爱玲有交待,佳芝心里嘀咕,是马太太话里有话,还是她神经过敏?可见她是顾忌这个对她带有敌意的官太的。易太太只是摆出东道的霸气,对王佳芝多有使唤,让她抽不出身。但马太太却是认为王佳芝的出现抢了她的人气而不怀好意地审视佳芝的一举一动。
但在电影里面,佳芝的这种忧虑没有直接的反应。她下了麻将桌就匆匆上楼收拾东西,没怎么咀嚼马太太的言外之音。其实这个位置上,镜头稍微停顿,补抓佳芝的疑虑表情,既能完成抛戏和接戏上的对称,同时也加重对她的紧张心情的渲染,为后面剑拔弩张的暗杀一幕作准备。现在的麻将戏感觉只是一个序幕和体现王佳芝的谦卑,但王佳芝在易宅要接受怎样的压力和屈辱,并没有从这一幕做出很真切地反映,未免让这一个精心设计的“戒指博览会”有点流于表面。当然,我这样觉得可能是因为不太理解官太们那些牌语,事关我是不会打麻将的,

如果这个戏位上无回应是不想破坏电影的节奏和节外生枝,那后面另一个马太太明显抛戏的位置继续没有回应就未免责无旁贷了。那是在王易首次交欢之后,惊魂未定的王佳芝跟一帮官太去茶馆喝茶听书,恰好碰到易先生。刚见识过易先生的暴戾,此时的王佳芝自然有点像惊弓之鸟,眉目中表现出一点六神无主。眼尖的马太太自然不会错过,她便借听书进行旁敲侧击。她先是问王佳芝是否听得懂苏州话。王佳芝说听得懂,只是到了香港后很少有机会听书了。马太太马上逮个正着,一语相关地反问,你现在不是回来了吗?然后眼神暧昧地审视着王佳芝的反应。其实在这个时刻,如果镜头逆转角度,拍向另一侧的王佳芝和同席的易先生,就可以将王佳芝如坐针毡、易先生不动声色的一瞬捕抓下来。但遗憾的是,镜头竟然只是在马太太面上停了两三秒就转到下一幕,马太太抛出的球再次没有回应就匆匆谢幕。这样交待人物关系发展的文戏都只抛不接,恐怕只能被认为是结构松散的又一个空位。